众所周知,微视频是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教师的首创。这是一所山区学校,交通不便。当时,他们为了解决这所学校许多学生时常缺课的问题,开始把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视频,配上PPT(演示文稿)和讲解声音,上传到网络,专门提供给缺课的学生补课。
毫无疑问,这两位化学教师应对特殊状况和特殊困难的对策是非常明智且有效的。它确实缓解了交通不便导致的缺课问题,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聆听教师讲解,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位学生都获得了个性化指导,提高了教学质量。
更了不起的是,随后这两位教师又有意识地让所有学生事先在家看视频听讲解,然后在课堂开展练习,学会应用。这些在线教学视频受到广泛欢迎,被更多的学生所接受。由于太多的学生在每天18时至22时之间下载教学视频,以至于学校的视频服务器在这个时段经常崩溃。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从理论和模式的角度予以研究,并借助研究结果开始推广微视频。于是,一种利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的新路径产生了。目前,微视频、慕课、翻转课堂等概念铺天盖地,在国外和中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微视频教学的长与短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视频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譬如:
短小精致——微视频的长度短则5分钟,长亦不超过20分钟,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简便实用——能够在简短的时间内,面对众多学生讲授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个方面的内容;易于回看、暂停、定格、重复;随时用于复习或补课;视频内容可以永久保存。随时随地——学生观看微视频不受场所和时间的限制;一次聚焦一个知识点,一次向前推进一小步,积少成多,让“碎片化”时间产生1+1>2的效应,让“切片化”微视频形成一个系列或完整的体系。形式多样——在微视频中可以穿插使用实物、图片、图表、卡通、音乐、故事等素材,使传统的讲解趣味十足,富有视觉黏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大脑等多种感官。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翻转——把“先教后学”的传统顺序翻转为“先学后教”。
如同硬币一样,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微视频教学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会衍生出某些弊端。
第一,微视频比较适合知识讲解,不太适合实践课程、研究性学习、技能操作(如实验操作)、口语表达(如英语口语)等。然而,学生“理解什么”不等于他们“能够干什么”,更不等于他们“能够干好什么”,因为“应知”也不等于“应会”。
第二,微视频难以呈现或取代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与碰撞、互动与分享、预设与生成等,而这些正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精彩、最有价值的部分。
第三,微视频比较适合低阶思维的培养,难以满足高阶思维的培养。课前学生观看微视频,知道和理解教学内容,在课堂中他们开展练习,学会应用,这仅仅涉及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中认知领域的前三个低阶层次,即知道、理解和应用,并没有涉及后三个高阶层次,即分析(分类、对比、因果关系等)、综合(创造、推理、预测等)和评价(判断、评判、反思等)。注重低阶思维的培养,忽视高阶思维的培养,恰恰是我国教育的短板,也是我国学生“高分低能”的根源之一。
有人说,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擅长考试和得高分,美国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为什么?我想,这也许是根源之一。在最近几年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考试中(主要考查知识的掌握),上海学生连续两次夺魁,值得庆贺。但是,在4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PISA附加题测试中(主要考查问题解决的能力),上海学生位居第六,排在新加坡、韩国、日本、我国澳门和香港之后,为什么?我想,这也许是根源之一。因此,我们不希望微视频的使用加剧下列状况,如:进一步重视低阶思维的培养,忽视高阶思维的培养;进一步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剧中国教育的短板,加重我国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同时,微视频用于教学还有一些局限性,对其大规模推广应用产生阻碍:
其一,对教师要求较高。上海市普陀区推广微视频的经验表明,微视频的制作包括选题、设计、方案、预录和评审五个步骤。其间,真正用于拍摄的时间并不长,而前期准备非常耗时,要求非常高。
其二,对学生要求较高。比如,学生务必事先自觉观看和理解微视频,否则将会影响后续的课堂练习和应用。上海市教委规定小学生每天作业时间为1小时左右,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2小时左右,观看微视频势必延长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如果要求学生一天观看几门课程的微视频,将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其三,学生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教师的解惑和答疑,可能导致无助、焦虑等负面情绪。
其四,学生与电子屏幕为伴,用眼过多。
其五,对学校要求较高,如培训教师、购置和安装相关设备,需要加大投入。
其六,对家长要求较高,如增加购置设备的费用、监控子女观看微视频等。按法律规定,家长只需将儿童送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然而在现实中,目前的家长承担了太多的学校和教师的职责。
微视频教学应该“翻转”什么
今天,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开始重新思考微视频教学的价值。权衡利弊是推行微视频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笔者认为,微视频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是相对的,不应无限扩大它的优势。微视频仅仅改变了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并没有涉及课程改革中更重要的部分,如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材编制、学生评价等。
“翻转课堂”翻转了教与学的顺序,以前是先教后学,现在是先学后教。其实更重要的是,应该翻转我们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例如,从注重低阶思维的培养转变为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并重;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即“双主体”或“双中心”。
微视频教学、翻转课堂目前尚处于实验和探索阶段,应该多开展一些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实事求是地回答一些问题:第一,目前微视频主要用于教学内容的讲解,能否制作问答类、讨论类、探究类、实验类等多种形式的微视频?第二,微视频主要用于低阶思维的培养,能否上升到高阶思维的培养,如我国教育现在非常强调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培养?第三,微视频适合知识讲解,是否也适合技能培养和能力提升?它适合某些课程,是否适合这些课程中的所有内容,或者是否适合所有课程?它适合交通不便利的地区,是否适合交通便利的城市?使用微视频后的教学质量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微视频教学是否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只有通过实证研究,对于这些问题作一个客观的回答,我们才能客观评价微视频教学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斌华)
Copyright ?2015 华中农业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设计:HIFA-设计系 制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