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有约33】罗杰:师心无尘埃,清风自徐来

关于本期名师:罗杰 教授

 

本科就读食品工程专业,硕士阶段就读发酵工程,博士阶段又研究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罗杰教授,每次专业选择似乎都在“越界”。“我是一个‘每次迈半步’的人,”他说:“不脱离原有轨道,以原来的基础为根,向旁边领域走半步,知识之间互相联系、融会贯通。”

 

本立而道生启帆以远航。他把生命的历程分成一个个阶段,将“立己达人”内化于教书育人。希望学生举一反三、苦学巧学,能与他共同探讨、互促共进。学生眼中的他,既是一位“人实在、干实事、有实力”的“大神”,也是一名有激情、善自律、能交心的挚友。罗杰,扎根狮山的科研人,兼收并蓄的“越界”者。不染浮华,笃学不倦;师心无尘埃,清风自徐来。

 

1. 请问课程为什么不涉及平时成绩?

 

目前课堂人数太多,实际操作起来有困难。今后将通过将本科生和硕士生分开授课增加助教等方式解决。

 

2. 请问您分子生物学课程为什么给12级的同学们分数很低?

 

主要是本科生的成绩有所下滑。前几年我校基地班的学生分子生物学成绩好于研究生(主要是外校考入我校的研究生),这两年情况出现逆转并且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差距拉大趋势

 

3. 您对分子生物学挂科怎么看?

 

作为学生来说,挂科都是要尽量避免的。不光对于分子生物学,对于其他学科也一样。

 

4. 目前来看,国内科研水平与国外相比怎么样?您对出国有什么建议?

 

近年来国内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在许多领域(如植物科学等生命科学的很多领域)都具备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甚至部分特色领域国际领先的水平,在国内高水平实验室受到的训练好于国外许多实验室因此对于大多数立志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的同学来说,国内高水平实验室打好科研基础,再到国外顶尖实验室“见见世面”可以说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选择不建议同学们为了早出国而选择水平一般的学校或实验室,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5. 相比其他实验室,您的实验室有什么独特优势?

 

我们学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科研氛围,有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可以同学们提供非常好的学习深造的平台。个人认为我的实验室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优势):

 

第一是强调整合,主要体现在研究思路/手段整合:从整体角度进行开创性的研究(基因组、代谢组、遗传、分子、生化等手段综合利用);研究人员整合:强调团队精神,围绕课题研究形成若干研究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

 

第二是在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强调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我们的目标是经过实验室几年的培养和训练,为今后科研或者其他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6. 向您请教:如何选择实验室?进实验室应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选择实验室建议首先要对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进行适当的思考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另外对想去的实验室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可以通过与实验室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及亲身体验,最后选择自己适合的实验室。我个人认为不一定要针对进某个实验室做专门的准备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才是最重要的。

 

7. 您的课件为什么要用全英文的?很多同学反看不懂。

 

这是同学们今后想从事科研工作必须经过的一关。需要大家提前预习,课下准备。举个例子,解放前国内著名高校的授课就是全英文的了。目前国内许多高水平大学也广泛开展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分子生物学作为当今生物学领域发展最、应用最广的学科,课件用英文不够,全英文教学应该尽快提上日程。同学们一方面要树立信心,另一方面要积极准备。

 

8. 请问您对现在上课点名有什么看法?您觉得点名有必要吗?

 

个人不喜欢点名,浪费时间起不到真正的作用。估计很多老师是把点名作为平时成绩之一不得已而为之。

 

9. 怎样改善大学不愿上课的惰性保持对课程的积极性?

 

每位同学自己的人生目标,也要善于在课程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另外,同学间的相互影响和帮助对此也会有所帮助。

 

10. 作为一名老师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勤奋的还是灵活的?

 

作为老师当然是喜欢既勤奋又聪明的学生。但是长期科研工作的经验来看,勤奋应该是科研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1. 您觉得在我们专业是硕士毕业好还是博士毕业好呢?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讲,博士期间的学习和训练更为系统和全面,所以如果今后从事与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博士毕业总体来说会更好。

 

12. 我们知道您从本科到博士,几次“跨界”选专业、出国学习,请问是什么动力驱使着您做出改变?

 

主要还是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对自我能力的“挑战”及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13. 罗老师,我想问一下,如何才能改善自己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简单的讲就是要做到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进一步做到“己之所欲,先施于人”

 

14. 您觉得应怀着怎样的心态去教书育人?是以教学生知识为傲吗?

 

我想与学生共同探讨、互促共进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教书育人心态。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将自己的知识、理念和经历与学生交流,能够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搭桥,应该是为人师的天职

新闻动态

Copyright  ?2015  华中农业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设计:HIFA-设计系    制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