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荟萃
张拥军:革新教育理念 推进协同育人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育人的圣地。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大学必须把育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应进一步强化三个观念,推进协同育人,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一,要进一步强化育人为本的办学观。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纵观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拓展,但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功能始终没变。从根本价值来看,大学因人才培养而存在,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人才。从长远发展来看,影响一所大学社会声誉和综合评价的除了学科实力、名师大家、科研成果和校园环境等因素外,最根本、最主要的还是他的毕业生在社会的认可度和贡献度。如果一所大学没有把培养学生作为第一使命,就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联想到前段时间阅读《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学院前院长哈瑞·刘易斯著)和《回归大学之道》(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著),深切感受到美国高校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反思精神。当全世界都认可并学习哈佛大学的卓越时,刘易斯等人却马上对哈佛大学,特别是负责本科教育的哈佛学院一味追求卓越、放弃教育之本、忘记教育宗旨的倾向进行了深刻反思,告诫人们不要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要回归大学之道,办有灵魂的教育。

从现实来看,国内一流大学远不如哈佛之卓越。然而,当前国内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迷失现象,甚至舍本求末,重规模数量扩张而轻内涵质量建设,重短期效益而轻长远发展,重立竿见影的显性工作而轻久久为功的基础工作。具体表现为:对短期内难以见效的育人工作重视不够、研究甚少;对如何搞好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质量思考不深、举措不实;人才培养改革往往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性,停留在表面的多、深入推进的少;各类评价导向没有很好地体现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没有以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支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等等。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大学人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从理念上,高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育人”这一根本任务,要始终坚持把育人作为大学的“办学之魂”,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使其真正“润物细无声”地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此来塑造和改变大学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必须时刻关注和思考如何通过四年或更长时间的大学教育,使一批批具有良好潜质的青年成为社会栋梁之材。

基于此,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要发自内心地“善待学生”,真正做到视学生为己出、待学生像亲人,从学业上助推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事业上成就他们,为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量,通过改革教学、科研的管理、评价和效益分配制度,制定适当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考核、奖励、职称晋升等方面,要保障认真从教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能够获得充分认可和至高荣誉,制定的政策措施要真正起到促进教学与科研同提升、共繁荣的作用,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第二,要进一步强化多样化的人才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刘延东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大国对高等教育引领创新发展的期盼更加紧迫。其共同做法是,注重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注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注重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有两个现象值得重视:一是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更加关注那些不能成为科学家的孩子。二是一些亚洲国家强化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建高水平的教育基地。”

为什么要强调多样化的人才观?从外部形势来看,国家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的时代已经来临,由此引发了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新变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用技能人才和各种高素质劳动者。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也应顺应时代,既要培养科学家、工程师,也要培养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政治精英和一大批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建设者。从高校自身来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由学术、技术主导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向拔尖创新与复合应用型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但高校的办学理念、教学理念、管理方式与评价方式等仍沿袭惯性。在教学模式上重课堂灌输,轻实践操作;在教学方法上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在评价方式上重考试成绩,轻综合素质等等,人才培养的改革始终无法彻底突破固有模式。高校需要迫切改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状况,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构建学生自由成长的氛围与环境,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志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和成长路径。

一是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既要关注未来可能成为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学生,也要关注有其他职业追求和发展目标的学生。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中都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制度、外部氛围等方面为学生多样化发展创造空间和可能,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育人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和获得未来发展的多种准备。二是要规划和开发有校本特色的教育课程和实践环节,建立专业化的个性与特长训练平台,设计符合不同学生志趣和发展目标的培养项目与体系,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私人订制”和“自主选择”。积极探索建立满足不同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项目,如着眼于培养行业领导者的学生领导力计划;着眼于培养未来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人才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着眼于培养创业人才的创业训练营或创业管理双学位;着眼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交流营或国际暑期学校、暑期课程。三是要改革现行评价方式和体系,改变过分强调考试分数、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模式,更加注重考核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全面素质及个性特长,形成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尊重志趣、激发自信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让每个有梦想、有追求并脚踏实地为之奋斗的学生都在高校评价和荣誉体系中得到认同与鼓励。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多方协同的育人观。培养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方面协同推进。要加强校内与校外育人资源的协同。高校不仅要充分利用和优化内部资源,而且要更多地为学生拓展外部资源,吸纳优质师资,在开放办学、合作办学中培养创新人才。要积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政府机关等合作,把社会优质资源转化为高校育人资源,探索高校与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科院相关系所合作,推进科教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09年起该校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华罗庚英才班”,每年选拔30余名本科生、10余名博士生进行联合培养,为每个本科生配备了双导师,一批中科院院士亲自为本科生授课并担任导师,使学生与智者同伴,并成为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突出。山东大学也先后与中科院7个科研院(所、中心)签署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开办了戴芳澜班、黄昆班等科教协同育人实验班。这种协同育人模式很值得借鉴。

一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协同,校内研发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应全方位面向本科生开放,让有强烈科研兴趣和学术追求的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科研项目。同时,教师要积极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案例引进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

二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协同,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社会服务的一线,发挥专业所学,在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统一起来,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集“素质、能力、特长为一体”的育人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既要包含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的课程模块,也要包含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模块,还要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人文素养和倡导科学精神的课外素质教育模块,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总的来看,高校普遍比较重视第一课堂,对第二课堂在学生发展与能力提升中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充分,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实际上,第二课堂在学生大学生活中占据了多数时间,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投身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锻炼、创新创业、文化艺术等第二课堂活动,提高素质和能力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高校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设计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推进第二课堂的项目化、课程化和学分化,着力提高活动的参与率与覆盖面,增强课外活动的育人贡献率。广大教师要创新方式方法,多用探究式、讨论式的方法,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主动思考,激发学生自觉成才意识。

(张拥军系校团委书记)

思想荟萃

Copyright  ?2015  华中农业大学   All Right Reserved,设计:HIFA-设计系    制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